2019-12-01 00:00:00 瀏覽:456次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涼山辦了一場國際戲劇節?”2019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開幕之際就引發了很多人的好奇,因為,這不僅是中國西部首個國際戲劇節,也是世界上罕見的冬季戲劇節。12月1日,這場為期12天的戲劇盛會順利落幕,來自8個國家的300多部優秀劇目以及豐富多彩的周邊活動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前來感受涼山風采、體驗戲劇魅力。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海報
“大涼山為什么要辦這場國際戲劇節?”面對記者的提問,戲劇節榮譽主席、第一發起人濮存昕解釋道:“大涼山自然風光那么美,多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改革開放的發展,讓今天的我們充滿了期待,期待全世界的朋友和我們一起分享這里的自然風光,這里的人文文化?!?/p>
而在此次戲劇節發起人之一、藝委會執行總監李亭的眼中,大涼山也有實力能夠辦出這樣一場國際化的戲劇節。據悉,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十四個世居民族保存良好的原生文化成為當代中國文藝創造的豐厚寶藏,這里已經成為成為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的高地之一。
李亭表示,結合大涼山的地方特色舉辦戲劇節,一定能夠辦出亮點、辦出影響力。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彝族風俗表演
記者也感受到,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與當地的歷史人文和自然風光實現了巧妙的融合,在地方文化表達和國際化文化交流層面達成了平衡。
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此次戲劇節的LOGO以西周時期頌鼎銘文的“彝”字為造型,意在突出彝族特色,并且“彝”字與戲劇同源于古祭祀活動,契合了戲劇節的“回歸與凝望”的宗旨。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彝”字造型LOGO
不僅如此,戲劇節還推出了《彝紅》等一系列民族歌劇,并將彝族年集市、彝家千人宴、非遺工坊融入室外活動之中,讓觀眾充分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首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還利用大涼山的自然景觀,打造了“山”“湖”“城”等三個別具一格的戲劇單元,火把廣場(火空間)、聽濤小鎮(木空間)、邛海賓館(水空間)、邛海17度(金空間)、建昌古城(土空間)等五大開放式表演空間,以及30余個與眾不同的劇場。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谷劇場”中上演的默劇《石頭》
在戶外的“谷劇場”中,一圈圈圓弧形的黃綠色看臺草甸,將中央的舞臺層層圍繞,以色列奧拖達劇院的默劇《石頭》就在這里上演。觀眾坐在形似古羅馬劇場的草坪看臺上,演員們用各種的肢體語言和道具,表現他們眼中的二戰歷史。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中上演的冰偶劇《在任何地方》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中上演的冰偶劇《在任何地方》
室內劇場的看點同樣豐富,眾多中外經典劇目陸續登場,如《丁西林喜劇三則》《蘭陵王》《原野》《失歌》《在任何地方》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任何地方》是一部極具特色的冰偶劇,其原理同木偶劇,但“偶”的材質為冰,通過冰的融化、水汽蒸發等完成藝術表達……此次戲劇節劇集類型多元,亮點紛呈,收獲了如潮好評。
“戲劇是一種面對面的藝術形式,戲劇人和戲劇愛好者到涼山來,能夠看到好劇,吸收藝術的養分?!痹诶钔ぱ壑?,這才是舉辦此次戲劇節的初衷。她認為,不同城市舉辦的戲劇節之間并不存在競爭關系,而是共同致力于凸出本地特色的基礎上,通過交流與合作讓眾多戲劇精品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推動戲劇的發展和進步。
責任編輯:趙偲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