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31 17:07:37 瀏覽:267次 文章來源:文旅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新時代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國旅游演藝市場中出現的諸多持續火爆的項目,正是在不斷踐行著這種理念
《又見平遙》自2013年面世便成為現象級的旅游演藝作品,其觀演模式的創新、人才隊伍的營造使其票房不斷攀升;《知音號》從2017年公演至今,已經不再是一臺簡單的劇目,而是通過精細化、系統化發展,成為武漢一張閃閃發光的城市名片;給《最憶是江南》等知名演藝項目提供技術支撐的高科技企業“佳合”,不斷在技術領域創新迭代,以技術創新賦能演藝市場……在我國旅游演藝界,這些具有代表性的項目正是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理念中不斷披荊斬棘,越走越穩。
《又見平遙》——團隊的穩定性成為演出最有利的“不動產”
▲ 《又見平遙》演出現場
拿到2020年財報時,《又見平遙》團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又見平遙》2020年7月9日才復演,原本預計到年底能有個2000萬元的盈利,結果核算下來盈利超預期幾倍,達到了7000萬元。今年,截至目前的票房收入已超去年,如果沒有意外,年底營收將超過2019年1.3億元的總票房。
一直攀升的票房讓業內人士不禁好奇,因為在任何領域都不會有常勝將軍的存在。在《又見平遙》藝術團編導宋俊杰看來,項目的成功本就不是一句話說得清的,但歸根結底離不開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山西擁有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地域文化特色鮮明。作為“又見系列演藝項目”在中國北方地區落地的第一個項目,《又見平遙》自立項階段就帶有太多特殊性:山西省將其作為“十二五”期間重點旅游發展項目來抓,主要領導親自參與協調籌劃;項目投資4.5億元,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大手筆;為演出新建一個劇場,一比一還原平遙古建;全國首部大型室內情境體驗劇,以藝術創新帶給人們無限想象……當《又見平遙》于2013年正式面世時,一度成為現象級藝術作品,極大震撼了業界和觀眾。
再加上演出模式的改變,給觀眾帶來巨大的震撼?!队忠娖竭b》的劇場內部,沒有前廳,沒有舞臺,也沒有觀眾席。觀眾進入后,步行穿過形態各異的空間,與演員比肩,甚至被邀請參與對話,成為戲劇的一部分。第一次體驗這樣的行進式觀演無疑是新奇的,何況劇情扎實,體驗幾次仍有不同感受??催^的觀眾基本都能舉出印象深刻的場面:“選妻”“鏢師洗浴”“靈魂回家”“面秀”……通過這些富有藝術表現力的片段,觀眾在90分鐘內穿越回作品展示的年代,感受大清末年平遙票號東家抵盡家產、帶著232名鏢師,?;胤痔栒乒褚粭l血脈的仁德與道義,在浩蕩隊伍全部客死他鄉時落下熱淚。
《又見平遙》將山西當地厚重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地域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而大量穩定的來自本地的演員既展現了原汁原味的山西文化內涵,且保證了高質量的對平遙人文場景的還原。
▲ 《又見平遙》演出現場
近年來,隨著旅游演藝項目的快速增長,行業內人才流動已成普遍現象,《又見平遙》卻在演員層面保持了罕見的穩定性,近十年間參加首次公演的演員大半都留了下來,對劇作的演繹臻于純熟,在劇情之外賦予了作品不可替代的色彩。這百余名演員,80%都是平遙當地人,他們有的是農民,有的是小商販,還有藝校畢業生,但也基本是非舞蹈專業的。從零基礎到現在成為行業里叫得出名字的人物,對這部劇作和劇作里表現的平遙,充滿感情。另一方面,參與項目表演獲得的經濟回報足具同業競爭力?!绊椖抗芾矸浅V匾暯⒀輪T激勵機制,根據藝術水準和參演角色多少,劃分出等級,對應不同收入標準,演員每上一層,個人價值和福利待遇就高一層。高水準演出也更能留得住游客,對雙方都是名利雙收的事?!薄队忠娖竭b》項目管理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僅如此,在演員的選擇與劇目排演過程中,導演王潮歌提出了非?!翱量獭钡囊??!案移磫??能吃苦嗎?使勁練、練得全身脫了皮也不叫一聲,能行嗎?”在面對媒體采訪時,導演王潮歌總會提到她對演員的要求和標準。一旦成為該劇目的演員就要經受嚴格的訓練。比如創排期間封閉訓練達半年,每天除了吃飯和休息,其余所有時間都在排戲,還有大量的體能訓練和一輪一輪的角色篩選,體力和藝術表達不達標,吃再多苦都可能打水漂?!坝浀谜焦萸耙惶?,導演提出修改,半夜12點大家都被叫起來排練?!彼慰〗芑貞?。他認為擁有這樣一支穩定的演員隊伍,才是保證演出品質的“不動產”。
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院長毛修炳表示:“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承載著厚重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悠久歷史的迷人魅力,吸引了國內外游客。這里既有大量山西本省游客前來體驗平遙風情,又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游客打卡平遙、了解山西的不可替代的窗口,《又見平遙》能夠坐地吸客。同時,當地人為主的演員,出生并長期生活在古城,骨子里浸潤著三晉大地厚重歷史文化,他們自身就是平遙和山西文化的代表,平遙人演平遙故事,舉手投足皆有韻味,傳達了古老文化的魂和神。這支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的高水平演員隊伍的長期存在,保證了演出的高質量和穩定性,即便市場多有模仿者,卻很難做到如此形神兼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完美傳承展示,是《又見平遙》長演不衰、魅力不減的根系所在。截至目前中部地區也沒有同類型能與之相衡的項目,因此目前它仍是市場稀缺產品?!?/span>
《知音號》——從劇目到項目,主動創新求變
▲ 知音號備受年輕人喜愛
從2017年5月20日公演到今,《知音號》已經成為武漢城市一張金閃閃的文化名片,而這張金色名片的打造,訣竅之一就是在圍繞創造性轉化這一理念做文章。
作為長江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以大漢口長江文化為背景,故事取材于上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的大武漢,輪船長120米、寬22米、高15米,分為上下三層,共有98個艙室,既是劇場,又如同時空穿梭機,載著游客進入精心打造的戲劇場景,領略百年前的武漢風情。
《知音號》的成功和發展,主要得益于主動創新求變。
產品精細化。幾乎從內到外地覆蓋了整個項目?!吨籼枴芬灾粑幕癁閮群?,與旅游融合,獨創“一劇多版”,以及“零距離”觀演和多點沉浸式互動模式。船上游人所至皆是劇場,每個場景都暗藏故事線索,觀眾按圖索驥展開旅程,在尋找和發現中與角色相遇相知。每層船艙都設置不同的故事,看似毫無關聯又相互疊加,形成別樣的人生況味,加之漂移式劇場的體驗,更能沉浸其中,隨場景漂移感受劇中人物生命的歷程,觀演本身就是戲劇。正因鐘愛這樣的情深味濃,不少觀眾多次返場,最多的看了15遍,乃至最近一次新換演員都引起廣泛關注。
“我的創作意圖不僅僅在一個演出上,而是一個文化項目的設定,是藝術與生活構建在一起、將人的日常行為融入其中的生命體?!睂а莘S曾這樣闡述。在這樣的理念下,為了使《知音號》更加精細化,《知音號》在文化IP的打造和價值挖掘上創造出多種可能。
《知音號》將知音文化融入服務業?!爸舳Y遇”將知音文化融入食、住、行、游、購、娛每個環節,將酒店、餐飲、交通和景點進行“知音化”改造,開啟“慢游武漢”模式,讓游客慢慢感受老漢口的韻味,邂逅大武漢的多面風情。
品牌系統化?!啊吨籼枴冯m是典型的夜間演藝,但它沒有放棄對整個資源的利用,沒有局限在運營演藝本身,而是整合沿江文旅資源,著力打造全產業鏈,從文化到服務,不斷拓展IP邊界?!薄吨籼枴愤\營方、武漢朝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在鞏固品牌的基礎上,《知音號》在城市衍生品、文化演出、戲劇教育、婚典、大型活動、藝術資源引進等多方面創造品牌,形成“知音號”的品牌系統?!拔覀兿M麖淖稍儾邉?、文化演藝、運營管理等板塊,探索輸出文旅項目發展的‘武漢模式’,將‘知音號’符號廣泛傳播?!痹撠撠熑苏f。
通過全新的市場包裝,《知音號》輸出了多個文化IP,將原汁原味的漢派魅力展現出來,讓《知音號》在IP開發上走在了全國前列。
此外,品牌的系統化還帶來了衍生品的開發。今年,《知音號》在全國首推戲劇研學項目,探索出“戲劇+游學”模式,組織孩子們玩戲劇、演歷史,體驗快樂藝術之旅。這正是戲劇IP開發應用于兒童戲劇教育的獨創性成功嘗試。
▲ 知音號文創產品
文創IP也漸成雛形。100年前的經典飲品“和利汽水”重出江湖,根據黃鶴樓、武漢長江大橋、武漢大學、江漢關設計出“城市”拼裝積木、推出“知音號”雪糕等。直播帶貨等時下流行的營銷方式在此也毫不違和。
以城市文化IP為核心,《知音號》還策劃開展了豐富的白天場活動,比如乘船盡享兩江四岸風光,品味午后摩登時光;江上組團看單口喜劇現場秀、開玩劇本游戲;參加“復古脫單派對”等,備受年輕人追捧。
毛修炳表示:“《知音號》是一臺成功的沉浸式演藝項目,是目前國內少見的非票房收入大于票房收入的項目。它的成功在于堅決秉承了創造性改造的發展理念,堅持不懈地與時俱進。同時,游船場景本身賣點顯著且很難被復制。它注重吸引年輕客群,無論是多種形式的社交活動還是文創產品開發,都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最重要的事,營銷思路前衛,符合消費者口味。
高科技企業“佳合”——技術環節的創新很關鍵
▲ G20峰會文藝晚會《最憶是杭州》上,折扇緩緩在水面上打開。
如果不是深耕機械領域,很少有人能完整說出“佳合”的全稱,但說起他們的作品,幾乎無人不知。
2016年9月,G20杭州峰會上,《最憶是江南》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響音樂會在國內外持續引發熱議。其中,最驚艷的是3分多鐘的扇面數字化呈現。3000平方米水上舞臺,以及那把巨型機械折扇正出自“佳合”之手。很多人因此記住了浙江佳合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佳合文化科技”),還發現這個名字出現在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上海世博會主題秀等大型項目中,《宋城千古情》《三亞千古情》《長恨歌》等旅游演藝項目也擔當重要支持。
隨著技術的價值凸顯,伸出橄欖枝的旅游演藝項目越來越多,有不少景區點名要G20上出現過的那種折扇,佳合文化科技都沒答應。
能走到現在,佳合文化科技堅持一條:堅持創新性發展之路,努力為用戶創造價值?!皩ξ覀儊碇v,最不希望的就是已經做過的東西,又出現在其他地方,演藝行業要發展,希望至少在技術環節有創新,堅決不能走模仿甚至照搬的路子?!奔押衔幕萍枷嚓P負責人表示。
“道理不難理解,如果單純復制,同樣的東西觀眾重復看就覺得沒意思了,旅游演藝產品經濟效益由此受到影響,一旦消費飽和,成本沒收回來,景區的附加值提不上去,對于技術的信心也可能減弱。我們擅長的是創造雙贏局面,以技術為景區創造新的價值,演藝項目的生命力長,我們的價值就大。景區和游客的正向評價就是我們的無形口碑優勢,這又為下一階段的設備創新提供動力?!边@位負責人說。
不過,技術的研發投入之大有目共睹。在落地階段,往往還有一道藝術與市場的博弈,這時技術提供方的方案選擇就顯得十分重要。對此,佳合文化科技也有自己的智慧。
在組織上,企業內部人員專業分工細,構成多元,項目前期有負責做方案的人員,中期有策劃設計師,后期則有安裝團隊及客戶維保跟進,這樣一條相對完整的技術鏈條,能夠適應各種工程要求,把控工期,保證效果。
對接各方,佳合文化科技積累了豐富經驗?!耙粋€滿分的想法,因為技術沒過關,呈現只能及格,創作者就會很失落,但如果技術能幫助加分,給創意帶來價值,自然能夠獲得信任。我們在策劃階段就介入,跟創作團隊深度磨合,在保證實現藝術效果的同時,靠技術方案一點點刷分,爭取最大范圍的支持?!奔押衔幕萍枷嚓P負責人表示,實際在方案制定的階段已經考慮到了投入產出比、后期運行和管理維護。就拿現場地面施工來說:創作者考慮的是每升高一米可以帶來更好的藝術效果,但出資方考慮的是基坑多挖一米需要花多少錢,佳合文化科技考慮的則是在可以接受的成本上,用什么呈現形式、采用什么設備??尚械那闆r下,如何減少現場成本和工期,錢省了,安全穩定性還能提高,雙贏才是最好的局面。
針對不同的演出環境,不同的演出目標,提供經濟、適配、可行的實現方案,讓佳合文化科技一直保持著創新力和行業引領力。
每個項目都可以有好幾個技術方案,但目的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最終一定是服務于精神內核,也只有文化內涵能讓技術煥發更大活力。當下,以佳合文化科技為代表的高科技企業勢頭正勁,發展的背后藏著一個絕招:堅持以創新發展為牽引。同時,藝術的賬,經濟的賬,都要算明白,技術力量才能延伸。
旅游演藝可持續發展——策略和打法都很重要
不可否認,高投入、回報周期長的特點一直是旅游演藝的常態。大型旅游演藝項目光起步資金就需要兩三億元,中型項目也至少需要5000萬元,如果運營得好,回本需要七至八年,這期間不僅要面對旅游產品本身有生命周期的定律,還有夜游經濟、實景娛樂等多種文旅業態的沖擊。據不完全統計,80%的旅游演藝項目都處于虧損狀態,真正盈利的不到9%。要分食一塊蛋糕,旅游演藝行業需要策略,打法十分重要。
“選好點位,就成功了一半?!痹谥袊糜螀f會休閑度假分會秘書長、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曾博偉看來,好的旅游演藝項目通常都設置在知名旅游目的地,借助現有人流量完成轉化,部分項目還能以夜游經濟為窗口,主動推介,吸引客流。在此基礎上,叫好叫座的項目最終是靠藝術完成度贏得觀眾認可,只有技術外殼缺乏思想內涵的演藝作品必然后勁不足。此外,絕大多數項目的借勢營銷與成本控制水平亟待提升,作為一種參與市場交易的產品,不會吆喝與不計成本都不可取?!耙匝菟図椖繛闋恳?,開發組合型產品,推高衍生經濟,可以嘗試,但要因地制宜、百花齊放才好?!痹﹤ソㄗh。
結合多年來的研究觀察,甘肅工大舞臺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尹海鵬認為,目前整個旅游演藝行業仍面臨人才、技術、安全等諸多方面的挑戰,實現盈利還需藝術與技術相向而行,重構認知?!皬谋硐髞砜?,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但從長期來看,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并不必然意味著經濟成本的增加,甚至能促進節能降耗、提高設備壽命、降低停機維修或報廢概率、節省人力等。像旅游演藝這樣長的產品周期,越快轉變思維,越能實現技術紅利?!币yi說。
總體而言,旅游演藝的發展還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要,而隨著游客觀演經驗的增加,這個落差可能繼續拉大。
當下,旅游演藝的發展關鍵是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努力做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尤其是要面向市場,廣泛引入成熟的商業模式,持續強化辨識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強資源整合力和市場營銷力。要想讓觀眾買賬,首先要自身水準值回票價。
2021年7月29日《中國文化報》
第4版刊發特別報道
《旅游演藝因地制宜的潮頭秘籍》
↓ ↓ ↓ ↓ ↓ ↓ ↓ ↓ ↓
上一篇: 2021年上半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
最新文章